谈谈刘慈欣其人

谈谈刘慈欣其人

今天见到纽约客一篇介绍他的文章,挺有意思。想评价一下这位我喜爱的作者。

1、想象力恢弘,但个人范式太强,三体是他集大成之作,把几十年积累的点子都堆砌上去了。之后或许难有突破。他很依赖“点子”,很多时候是围绕“点子”去组织故事。简单来说就是想象一种完全不同的条件下人类社会会如何运作。

2、科幻小说虽然是一种文学体裁,但他的阅读范围相当狭窄,不曾表现出经典文学的影响,我甚至没见他谈过一般被认为是同行的奇幻小说。

3、尽管他常用“政治社会学”来推动情节,但他在政治学、政治史、社会学和经济学方面都没有深刻了解,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在中国的生活体验带给他的直觉推论。他有精英主义倾向,特别害怕混乱、暴民统治和文明衰朽,但谈不上有任何经严密省察而秉持的“主义”。

4、作品表现出集体主义审美、现实主义(甚至功利主义)取向,与西方同行的个人主义、浪漫主义或批判性相对。其中,“现实”是他创作的镣铐,而非价值追求,与其说他推崇马基雅维利主义,不如说他认为除此以外的道德评判都是现实中幸运的强者的奢侈甚至伪装,只能维持一时不能长久。锄强扶弱固然好,可惜天地不仁。

5、由于时空尺度太宏大,他的作品带有一种悲剧感,人类文明即便作为整体也都非常渺小。他喜欢铺陈个体或集体壮烈而无用的挣扎。

6、他个人品性庸常,有趣但格调不高,就是普通邻家大叔。

7、他的局限都是时代的局限,但他的长处是超越时代的。尽管创作范式简单、难度不高,但以往不曾有这样的科幻小说。后来者很多了,但他的作品是开创性的。

8、西方人往往很惊讶他作为畅想未来的科幻作家,为何不是异见者。但其实1949年以来,甚至从鲁迅开始,大中华地区一流的作家大多不是反共作家。即便是张爱玲,也只是不持明确立场、但求个人创作自由。也许金庸曾经是,但他后来把浅白的政治隐喻大量删改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