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问题在于证监会瞻前顾后,破局之道在清退散户

A 股股民是非常特别的群体,投机性强,心态扭曲,风声鹤唳。 韭菜论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没有理性的怨恨。若说 90 年代是韭菜,还能成立,因为那时候政府把大批亏损的国企“包装上市”,但那一代老股民早就退潮了,而且他们中即便没有直接在 A 股挣到钱,也因为第一波接触资本市场,掌握了市场敏锐度,在别的地方如期货 黄金 外汇等地方赚钱了。至于近十几年的韭菜论,其实完全是股民在悲观的和扭曲的短线投资癌症上相

为了真理和公义

治国何其难也。我从小钦慕感佩革命烈士,成年后却发现,向现实妥协的理想主义者更有悲剧感。相比起来,28年间引刀成一快是更单纯的选择。中国现代化这条路,从来都是由先锋队推进的。但可惜的是,冒功、诿过、水太凉的“那个群体”,逞口舌之快,总能贪天之功。我看到“这个群体”讲不要带孩子降生在中国受苦,或攥紧拳头立志移民,会有一点侥幸,巴不得这些牙尖嘴利的敌人挥刀自宫。但往深处想,又害怕现在沉默的这些拥护中央的

由淡豹的动物学想到的:几种社会结构的辨析

今日见到友人转发淡豹的“动物学”文章一篇,前半说理,后半抒情。大致是认为阿Q仍然是中国人的典型,当局从前塑造敌人来利用其反叛性,现在诉诸民族主义来利用其利己性,这样的国家自然是消解一切价值、没有正义和是非的无望之地。 诚然,阿Q是个非常沉痛又真实的文学形象,他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前现代的中国人的蒙昧状态,鲁迅所谓“可怜又可恨”是也。淡豹作为左翼,比许多右翼自由派聪明的地方在于看到了历史上的阿Q对当下的

人口并未坍塌,渲染危机不利当代女性发展

距离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出生人口数据已经快半年。“全面二胎”后,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略有减少,远远低于卫计委早前的预测值。 消息一出,许多人忧虑人口结构坍塌,纷纷谴责卫计委之前主张放开二开但坚持计生是误国误民。因为该机构之前预测出生高峰可以达到2000万,预期是1800万。 但其实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发布数据时,就已经指出,二胎政策的效应得到了完整的显现,二胎出生人口达到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转折点将现,兼论中兴、龙芯、兆芯

中兴似乎在劫难逃。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Tipping Point已经不远了。 1、违约、犯傻是一回事,生死操之在彼又是另一回事 这里有许多人,用嘲讽的语气、排比的修辞,重复美方发布的中兴犯傻5步骤。显得自己能看得懂英文的政府文件,特别了不起。 中兴为了蝇头小利,去踩美国人划的红线,以致如斯境地,这当然是蠢。但是,蠢货再怎么蠢,也是我们的蠢货。世界排名前五的通信设备商,其生死操控在美国的一个委员会手里

为新疆政策辩护的论纲

1、反对无政府主义性格的危险幼稚 Anarchism以及早期的International Comunism都带有一种危险的幼稚性格,后者更是造成过深重的灾难性后果。它们都假设,是人类社会的种种结构阻碍或腐蚀了人类,一旦移除了这些阻碍,解放了的人类就将在普遍的共情指引下实现大同。如今,尽管这两者都风光不再,但在世界各国(绝不仅仅是在中国)都时不时会有带无政府主义性格的思潮。本质上,这是由于左派无限可

Matters和数字货币:理念的可行难以逾越派性的分野

端的总编辑张洁平在做一个叫“Matters”的新项目,简单来说,它的商业模式就是:内容引流形成规模,人们去交易所买早期作者攒下来的币去打赏新作者,运营方收交易手续费。相对于直接法币打赏,更能保护早期作者的劳动(可以攒币等后期变现),而且匿名货币避免了审查。同时,还会用MAT币进行ICO,募集早期的启动资金。 我2013年本科毕业时,写的毕业论文讨论去中心化设计的维基百科和比特币对政治生活可能带来的

国务院机构改革背后的逻辑

韦伯强调官僚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而根据工具理性的要求,官僚制的支柱在于专业化和法理化,而这也就是指导本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个现代化)的要求。改革的目标是可靠、可预测和有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目标是同时对党和国家机构提出的,也就是说,党的体制也面临同样的要求,在这样的梳理后,党的权力运行将会受到规则的制约,转向法理化运行。也就是所谓“党在其上、党在其中

刘鹤《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总报告读后

这是我读完2012年时刘鹤在出版《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前撰写的总报告(下载链接:liuhe2012)后自己的感想。刘鹤报告全文采宏观视角,比较的是大历史,出来的也是大前提。有趣的几点: 1、预见到危机后会有投机泡沫,对应前几年股市和楼市几乎崩盘的险境;克强能力确实不行,火上浇油,还是靠边站去处理民生问题吧。 2、文章认为危机的原因是长期的技术革命积累后,产业结构面临剧烈调整,自由放任的政策也

国事凶险,败寇成王!

习上台五年来,大开大合,我一开始也多有怀疑、怀疑漂亮话究竟能做到多少。结果他居然真能推动。可是做了事之后又难免纷纷议论。 昨天公布,说是1月26日决议修宪,去掉了任期限制。我是非常惊讶的,原以为他会学邓:既然名字已经进了宪法和党章,也许不必亲手抓了。但也许在决策层看来,党内未平,内外又都有足有掀起巨浪的忧患,此时垂帘是托大?要这样的话,那这步棋就是犯难行险了。 网上的评论就不必说了。我国识得几个字